山西将利用能源、文化、区位优势,加快融入环渤海地区,使山西这个内陆省份通过与沿海地区融合,缩小经济发展差距。5月3日,省政府公布的融合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敲定这一战略实施的“路线图”。
做环渤海能源保障基地
我省的首要优势是能源。为此,省政府提出,加强环渤海地区能源领域合作,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打造环渤海地区综合能源基地。在推进煤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构建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产品交易、金融服务、物流会展等为一体的市场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煤炭综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掌握煤炭等资源话语权,推出与国际接轨的煤炭价格指数,在战略层面促进我省由“能源基地”向“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转变。
连通两大战略区域
山西区域位置虽然“不东不西”,但同时也具有连通东西的交通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打造世界竞争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山西地处两大战略交汇处,是连接陆路丝绸之路与京津冀等环渤海中心区的桥梁,必须充分发挥贯通东西的区位优势,立足于环渤海经济圈西部门户的区域定位,发挥陆路丝绸之路能源经济带与京津冀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
我省将利用区位优势和能源综合产业优势,力争打造成为西部能源物资进入环渤海地区的仓储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转站和能源交易中心,促使山西从单纯的能源生产基地转变为辐射欧亚大陆的能源加工和集散中心。
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华夏文明在山西。在环渤海地区,山西具有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还有众多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此,山西将顺应现代消费需求,以品牌战略为导向,提升文化旅游档次,打造环渤海地区以健康、养生、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休闲基地。
承接产业转移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一些旧的产业将目光瞄准中西部地区。山西将抢抓京津产业外迁机遇,服务京津、对接京津、保障京津,发挥比较优势,有重点地开展产业对接、企业对接,着力打造信息技术产业承接基地、装备制造承接基地、商贸物流承接基地、教育培训产业承接基地、健康养老产业承接基地、文化创意产业承接基地、娱乐休闲产业承接基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山西非煤产业的发展。商报记者李俊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