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云
临县红枣以个大、核小、皮薄、肉厚等可贵特征位列山西十大名枣行列。据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临县黄河沿岸就有大片枣园。唐宋后,因为枣树耐旱,被誉为“铁杆庄稼”,被人们移植到湫水河东岸而使全县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成片的枣林。现如今,红枣产业已成为临县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沿黄河的红枣林面积不断增加,红枣产量大幅增长,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2015年,临县红枣迎来了大丰收,为近年之最。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出现了销售不畅。针对这一现象,本报曾在今年二三月给予过报道关注。在临县枣农的视野中,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位有着深厚的“红枣情结”的乡土作家刘锦云,他刚刚出版了约30万字的山西首部红枣文化书籍《临县枣商》,一时引发广泛关注。本报记者近日走近这位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作家,在与其经过了数日的交流切磋之后,得以窥见临县枣农、枣商的些微堂奥,试图由此展开对以枣业为基的临县地方经济进行提振性探索的有益尝试。
人物简介:
刘锦云,男,吕梁市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人,中共党员。先后荣获“临县十佳青年创业明星”、“优秀流动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吕梁慈善爱心记者”、“临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现任吕梁市关爱青少年志愿者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太原市临县商会党委流动党员党支部委员,太原市临县商会《枣都乡情》执行主编,吕梁市慈善总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临县红枣联合会会员,临县丰润红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走进乡土作家刘锦云的“家”
4月5日,本报记者前往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专程采访临县农民刘锦云,一路走来,沿途的山山沟沟已然点点绿意。
临县有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的,在弯弯曲曲的公路旁,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成片的枣树地里干活,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确,农村的春忙已经来临,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人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乡土画卷。
在临县林家坪镇南圪垛村,记者见到了《临县枣商》的作者刘锦云。因为之前有过联系,他早已在村口等候。身材不高、笑容可掬的他颇有文人气息,也显示着一位农民大哥的诚实与厚道。
已近不惑之年的刘锦云将记者一行带到了他在村里的“陋室”。标准式的四孔砖窑看似已有年头,门窗上的蓝色油漆已然大部分脱落,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两顶大衣柜早已泛黄,嵌在地板上的砖头也是高低不平,显得坑坑洼洼,家中抹在墙壁上的白灰掉落了不少,裸露出了好多形状各异的“版图”,偶尔还滴落着沙粒,唯独在正中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幅毛主席年画,显得格外突出。刘锦云淡淡一笑,说道“金窝银窝,那也不如自家的土窝”。一句质朴的言辞,毫不隐讳地表达出了他对家乡的依恋。
在记者与刘锦云的对话当中,他的父母亲这时也从地里回到了家中,古稀之年的两位老人看着精神不错,向我们问寒问暖,拿出了鲜红的一盘临县红枣并给我们倒上了开水,72岁的老父亲刘祥福说道:“记者同志们,你们从省城来,一路辛苦了,喝口水,尝一尝我们的临县红枣,不上化肥,不喷农药,纯绿色,又营养,可好吃了!”出于老人的诚意,我们尝了好几颗红枣,的确,甜中带酸,相当好吃。
刘锦云插入话题说道:“沟沟壑壑斜角角,栽上枣树实拿拿。便是临县人民对种植枣树的高度认识与红枣所产生经济价值的认可之说。在临县,招待客人最好的食物就是红枣,它是我们当地的特产,也是老百姓主要的经济收入”。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早就听说他是一名研究临县红枣文化的乡土“秀才”,看来名不虚传。当然,这句话也体现了红枣在临县人民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山里娃的红枣梦
“枣商,在我们临县也叫做‘枣贩则’,要追溯其根源,那可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仅从流传于临县开阳村一带的一首俗语便能探知一二,杏林庄果木为头,开阳村枣骨则盖楼,白道峪出的水手,曲峪镇赛过苏州……(据《临县志》记载,曲峪镇早在碛口古镇扬名旅游界之前就相当‘有名’了)。”刘锦云自豪地说道。
据了解,临县素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美称,其红枣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全国县级之首。枣树在临县,也称之为“铁杆庄稼”,且历史悠久。所谓,靠山吃山,靠枣吃枣。在临县,经营红枣生意早已成为人们发财致富的有效途径,该县从事红枣行业的经纪人就有3000多人,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刘锦云,就曾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临县枣商。
十六岁那年,刘锦云走出了校门。从此,山里娃迈进了融入社会的门槛。为此,他的父母亲没少为他不去继续学习而苦恼。原来,刘锦云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要追随父亲的脚印,做一名临县枣商,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这也是受他父亲的影响,才让他萌生此念。他的父母亲知道从小就倔强的他只要认了这个道,一定会一直走下去的,也就随他所愿吧。
就是这样一个刚从中学校门走出来的山里娃,于1995年秋,走进了东北的沈阳市二线水果批发市场。时间不长,他就在沈阳市场独当一面,家里边人给他发货,他一个人在市场往外批发红枣,还要负责结算与要账。不用说,里里外外一把手,典型的吃苦耐劳的临县汉子。
回忆起那段“创业”历史,他在红枣市场早出晚归,还曾在零下30摄氏度气温下的“站市场”卖枣,“受的罪”不是三言两语能形容的。在饮食方面,更是有一顿,没一顿;饱一顿,饥一顿。刘锦云说道:“冻脚冻手,那在东北就不算个事,挨打受气也会遇到的,面对质量关的把控,客户的刁难,市场的萎靡,同行的竞争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包装的革新、信息的及时沟通、货源的调整、市场信息的梳理等等,都得合理地运筹帷幄,全盘操控,一个环节的失算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这一行,不容易,有很多人仅看到临县枣商的辉煌一面,根本就不清楚光彩的背后是血汗的结晶。”
在这一行,刘锦云一干就是十几年,其中的辛酸与荣辱,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同时,他的枣商之行也遍布了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走出大山的“山里娃”用亲身经历,体味了临县枣商的发展历程,开始了他独具特色的“红枣梦”之旅程。(张福荣 文/图)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