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伟(左)和赵冬(右)。
10月14日晚,在首届全国青运会跳水比赛男子双人三米板的决赛中,我省跳水队的吕梁籍17岁少年李嘉伟联手队友赵冬以领先第二名15分的绝对优势夺得金牌。这是我省在本届青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10月27日,记者在离石区中央公园小区见到了李嘉伟和他的父亲李刚,李刚娓娓道来李嘉伟11年如一日苦练跳水的经过。
严师出高徒
幼年的李嘉伟体质虚弱,2004年,为了增强李嘉伟的体质,父母把6岁的李嘉伟送到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习体操,半年后转到清华跳水训练基地,开始了李嘉伟的跳水生涯。在清华跳水训练基地,由于李嘉伟身子瘦小、苗条,很快就被教练张燕琼看中,开始系统地训练他基本功。
提起张燕琼,李嘉伟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妈”。“每次训练前后,张妈妈都会帮我压腿、压肩,对我进行一对一基本功训练。”“张妈妈在训练中对我特严,在生活中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当时我只有六七岁,为了激励我,她经常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送给我。”李嘉伟回忆道。他每天上午去学校上文化课,下午到跳水队训练,晚上回家做作业、练基本功,没有假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艰苦单一、枯燥乏味充斥着他的整个童年和少年。付出终有回报——在2008年全国少儿跳水锦标赛上,10岁的李嘉伟夺得一枚奖牌。
李嘉伟告诉记者,2008年,因北京举办奥运会,清华跳水训练基地闭馆,父母把他接回老家,注册到山西跳水队。由于底子打得好,李嘉伟很快受到山西跳水队主教练梁顺利的看重。“梁教非常认真、敬业,每天陪我们到晚上10时熄灯之后才回去休息。”在谈起梁顺利的时候,李嘉伟还说:“梁教以前脚受过伤,年纪也大了,但在训练时为了安全,坚持亲自给我拉保护带。”李嘉伟称,他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张燕琼和梁顺利两位教练的严厉训练和关怀,他们在训练场上是严师,在生活中却充满慈爱。
严父出高才
李嘉伟说,父亲对他特别严厉。刚开始训练跳水时,除了基地的正常训练课程外,父亲每天晚上还要为他压半个小时腿。当时经常是父亲在给他压腿,母亲却在偷偷地哭,因为父亲给他压腿,母亲不知哭了多少遍。在李嘉伟十三四岁时,由于训练生活单一、枯燥,非常苦,加之一起训练的孩子们不少都离开了训练基地,李嘉伟也萌发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而父亲却坚持让他训练。李嘉伟开始变得叛逆,父亲试图与他沟通,主动和他谈话,他却用沉默对抗。父亲面对面开导他,他却半个小时不说一个字。李嘉伟在训练基地不好好训练,父亲得知后,连着几十天每天下午冒着酷热坐在跳水台楼梯口监督他。是父亲的严厉,使李嘉伟坚持了下来。到后来,李嘉伟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和我同批参加训练的队员大都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而我能坚持下来,首先得感谢父亲对我的严厉教诲。”李嘉伟面带感激地说。
李刚告诉记者,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2004年他放弃在吕梁比较安逸的生活,举家前往北京。“我希望把吃苦精神培养到孩子的血液里,而不是给孩子创造财富,做物质上的贵族。”李刚说,正是这一理念使得嘉伟从小就很懂事,意志力也强于同龄人。在李嘉伟初到清华跳水训练基地时,为了让孩子练好基础功,他每天都陪着孩子训练。当时清华跳水训练基地正装修游泳馆,训练得去国家体育馆,每次送李嘉伟去训练,往返就需要三个多小时。
苦练出成绩
从10岁开始,李嘉伟分别获得了:2008年获得全国少年跳水冠军赛男子一米板第三名;2009年全国少年跳水冠军赛男子5米跳台第三名、一米板第四名;2010年全国少年跳水冠军赛男子5米跳台第二名、一米板第一名、三米板第三名;2010年全国少年跳水锦标赛男子一米板第二名;2011年全国少年跳水冠军赛男子少年组跳台第一名、一米板第一名、三米板第二名;201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男子三米板双人组第七名;2014年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三米板双人组第五名;2015年全国跳水锦标赛男子一米板第四名、男子双人三米板第五名;2015年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一米板第四名、双人三米板第一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坚强毅力与吃苦精神的体现。
李嘉伟告诉记者,队友赵冬来自云南,两人因年龄、身材、体质都很相近而成为搭档,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两年多形影不离、配合默契,互相之间有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李嘉伟说:“以后更多的比赛不仅是机会,更是压力,跳水的巅峰在25岁,我会坚持训练,不断提升自己。”记者张福荣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