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将士的衣物残片
对话
“挖的时候说轻点,别把他弄疼了”
对话人:发掘工作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陈靓
北青报:最初是如何参与到这个项目中的?
陈靓:原先我对远征军抗战等没有概念,是孙春龙认识我的同事和朋友,后来他决定做远征军遗骸发掘工作,就问身边的人有没有相关专家,我就被介绍给他认识了,我觉得也挺有意义的,所以就答应了。
北青报:发掘过程有哪些困难?
陈靓:缅甸那边有雨季,会给发掘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尽快完成发掘。我是去了三次,五月六月都各去了十几天,八月去的时间长一点。主要是在异国他乡,有的埋骨之处现在是那边农村的住宅,还要经过一些协调,另一个就是年代久远,相关史料并不充分,给挖掘带来难度,有时候挖到完整一点的骨头,有时候挖到的就是骨头的粉末。但是发掘时也还不确定现在能运回国,所以就是埋头负责发掘工作,想找到更多的遗骸。有的遗骸埋葬之地在人家的农村家里,所以就会出现有的英烈遗骸在鸡窝里这样的情况,因为人家那边也是在生活,又没有特殊保护,所以有这种情况。
北青报:你在发掘过程中说过轻点挖,别让他感到疼,当时是什么场景?
陈靓:很多遗骸在土里,挖的时候大家都想发掘到完整的,如果太使劲儿,或者很粗鲁,可能就会弄到破碎,当时就觉得往出拖一个骨骼,情不自禁就说轻点,别让他感到疼。
揭秘
部分遗骸是将含有烈士骨粉的泥土收殓
陈靓介绍,发掘小组于2015年4月10日至8月31日前往缅甸密支那实施遗骸发掘、现场鉴定和DNA采样。密支那地处北纬22-25度之间,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湿热,土壤饱水量高,对人骨保存极为不利。
此次发掘地为两个区域,中间隔一条土路,这两处地点同属一个远征军的墓园。由于雨季即将来临,发掘无法采用布探方法,只得改用探沟试掘法。陈靓介绍,每个葬坑内围绕遗骸范围均排列数十枚铁钉,所钉铁钉目的是标识出遗骸的空间范围。由于气候条件以及墓地多次改建等人为破坏,葬坑内的遗骸保存状况欠佳,约有5%的墓坑遗骨完全酥粉化,无法收殓,最终只能将含有烈士骨粉的泥土收殓。
陈靓以MDN150410-01举例,这个墓是正式发掘的第一座墓,在诺岛家院子的西南一隅,下挖深度约1.2米时,首先出土的是一块下端略残的胫骨,该个体只保存下肢左右侧股骨、胫骨、一小段腓骨以及几颗游离的上下颌臼齿。在散落的牙齿附近,出土了一枚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军帽帽徽以及两粒铜扣,帽徽锯齿内的蓝色已经有些褪色,铜扣也有锈迹了,帽徽下曾经的军帽只剩下一小块残布片,纹理仍然清晰可辨。通过人骨的解剖学姿势可以推断此墓为原葬。
陈靓透露,此次寻获的遗骸,仅有极少量的原葬,其他全部为迁葬。据推测,应该是在战争结束后修建墓地时,从其他地方收集来的遗骸。陈靓介绍,部分葬坑内有遗物出土,包括帽徽、纽扣、皮带扣、子弹、手雷、水壶、水杯、鞋掌、口红、相框、牙刷、钢笔、餐刀、玻璃瓶、罐头盒等物品。
远征军阵亡将士 25岁以下占一半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介绍,他们的实验室为了此次遗骸鉴定,专门开辟出一个区域,由四个博士和博士后负责。由于气温、降雨等环境因素加之人为破坏,此次发掘远征军遗骸保存状况欠佳,头骨多残成碎块,完整的少见。反映性别和年龄特征最有效的骨盆,特别是髋骨很少保存下来。能够部分观察到颅面部特征的有34例个体,约占所有出土遗骸的10.0%。
在这批遗骸中,三分之二的个体眉弓发育弱,与烈士阵亡时年纪尚轻,生长发育未停止有关。从头骨的大小看,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头骨光滑,尺寸小,颧骨纤细,我国北纬30度以南南方人群通常具有上述颅面部特征。另一组头骨较大,眉弓显著,北纬30度以北的人群常具有以上颅面部特征。
年龄的鉴定依据吴汝康对华北组成年男性的六级分类标准,结合初级、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和融合,参考颅骨骨缝愈合综合判断每例个体的年龄。远征军遗骸中可以具体鉴定出年龄段的个体有204例,初步统计年龄在15-20岁的有15例;在20-25岁的有87例,占年龄明确者的42.65%;在25-30岁的有42例,占年龄明确者的20.59%。可以看出,死亡年龄集中在20-25岁的青年段。
“可以说是以汉族为主,包括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但可以确定都是中国人”,他表示远征军主要来自四川、湖南等地,也与鉴定结果相符。他表示,希望召集更多远征军亲属进行DNA检测,和样本进行比对,最终能知道遗骸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