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明军装照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大地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我就出生在那个时期的临县县城。当时家中弟兄众多,粮食物资紧缺,父母无奈把我送到临县寺家塔村一户杨姓人家寄养,在艰苦的环境下我度过了平凡的童年时光。
1939年2月,八路军贺龙部在临县征兵,亲生父母把我从养父母家偷回,让我顶替大哥参军。随之我加入贺龙领导的晋绥边区青年营,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驻地在临县城内的张府院,就是现在的县广电局大院。时隔不久,我随部队转移到兴县蔡家崖、兴县城等地驻扎。
白玉明近照
1940年5月,青年营把包括我在内的二十多名年龄偏小的战士送到延安。当时我只有十来岁,被安排到中央警备团团部工作,同来的战友大多下了连队。在之后的七年时间里我在延安的枣园、杨家岭等地居住,其中杨家岭居住的时间较长。
刚到延安,我看到周围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大家时常忙忙碌碌,自己作为一个稚嫩的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时时感到背井离乡后惯有的孤独、害怕与无所适从。团部的领导和战友看穿了我的心思,在生活上对我很关照,我渐渐适应了“延安窑洞”里的革命生活。平日里我生怕因自己年龄小被大家看不起,所以尽职尽责做好团部的打扫、整理和信件传递等日常工作,踏实、勤快的工作态度得到团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
在团部工作不久后,负责我党秘密情报工作的中央社会部提出需要一名勤务兵,我经中央警备团推荐,先后跟随康生、李克农、罗青长三位首长,长期担任他们的勤务兵、通讯员和警卫员。在担任警卫员的日子里,跟随李克农部长的时间最长,他的言谈举止和亲和力不仅让我敬佩,也深深影响了我,他成为我青年时期思想的启蒙者。
李克农作为毛主席眼中的“红色大特务”,是我党和全军秘密情报战线的中流砥柱,响当当的“龙潭三杰”之一,建国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要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唯一一位没有上过战场的开国上将。李克农将军去世后,美国情报局欣喜若狂,宣布放假三天。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他:“没有李克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30年代初以后可能要重写”。我为跟随过这样一位伟大的将军而倍感自豪,现存有李克农将军的照片作为留念。
中央社会部故居所在地刘王沟村
中央社会部故居所在地刘王沟村
1947年3月,由于延安受到国民党胡宗南部的军事威胁,党中央决定成立由叶剑英、杨尚昆等人组成的中央后委进驻山西临县,渡过黄河开展工作。中央社会部随之迁移,我回到家乡,非常激动。当时叶剑英和后委总部在双塔村,中央社会部在今天的刘王沟村,社会部作为后委情报部门,大院里时常忙忙碌碌,现在想起窑洞内外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1948年3月,我随部队离开临县,转移到河北西柏坡。之后,我开始担任罗青长的警卫员。在这期间,我得到罗部长的关心与照顾,他的夫人杜希健同志还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转业回乡后,我与罗部长有过书信来往,罗部长夫妇邀请我们到北京做客并时常接济我,我和家人曾多次专程看望他们。
罗青长夫妇与白玉明家人合影
罗青长是我党情报战线的重要人物,为我党情报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担任李克农部长的秘书,为人精明、干练,对人也很有亲和力,曾两次在重大危机时刻搭救周恩来的生命,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器重。之后长期跟随周恩来工作,建国后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央调查部长等要职。在周恩来总理弥留之际,曾把罗青长单独叫到跟前殷殷嘱托,罗部长也成为周总理最后召见的人。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我随党中央进驻北京。在10月1日开国大典那天我有幸参与警卫任务,亲临现场观礼台,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看着延安时摸着我头问我“小鬼,几岁了?”的毛泽东主席,现已成为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国家领袖,真是感慨万千!
1950年,部队批准我的转业回乡请求,之后我回到临县在粮食系统工作直至90年代初离休。
现在我已是耄耋之年,听力也大不如从前,平时喜欢晒晒太阳,静静回想人生的点点滴滴。从参军到转业回乡,这段“红色记忆”犹如一股清泉注入我的生命,让我活得亮堂,活的精彩,成为我此生最为珍贵的片段!
|